“從7月份一直可以采摘到12月底,一年可以收獲10茬!”10月13日,山西侯馬市新田鄉(xiāng)北郭馬村果菜基地的火龍果大棚外,一個30多歲的青年正在介紹種植“真經(jīng)”。
他叫高建偉,今年33歲,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,看起來文質彬彬。2008年,他從北京郵電大學畢業(yè)后成為一名“北漂”青年,在一家通信服務公司工作。
2014年,高建偉從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看到一條信息,北京從臺灣引進南方紅心火龍果,栽培實驗取得了成功。他很受鼓舞,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,決定返回家鄉(xiāng),投資試種火龍果。2015年5月,他通過同學,聯(lián)系到了臺灣一個火龍果種植基地,經(jīng)過反復考察學習,引進了種苗和種植技術,承包了新田鄉(xiāng)北郭馬村果蔬基地的2個溫室大棚。
火龍果是熱帶作物,屬于仙人掌科。人工種植需要在地里支起一個個立柱,使又長又軟的肉莖攀援而上,整株形成后開花結果。就是這個立柱支架,高建偉就反反復復摸索了好多次。他建*個大棚,*初使用了木質支柱,在潮濕的土地里,很快就被腐蝕折斷;第二次,他換成鋼架支柱,不久以后也出現(xiàn)生銹現(xiàn)象;第三次,他用水泥打成上端帶圓形支架的立柱,每柱固定四棵株苗,但這種方法非常占地,每行只能種植30棵株苗。經(jīng)過反復試驗改良,他發(fā)明了雙排株苗種植法:水泥立柱上段不用圓形盤架,而是用橫向拉一根穿著鐵絲的軟管代替。這樣,不僅每行少用一半的立柱,而且株苗增加到了每行60棵,同樣的面積,種植效益增加了一倍。
除了科學立柱支架外,為了搞清楚如何治療肉莖上長斑病變,如何區(qū)分管灌、噴灌、滴管灌溉在火龍果生長期間的不同用法,高建偉到處查閱資料,不斷和專家請教學習,一頭扎進大棚,*次試驗,再*次改進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2016年7月,高建偉的大棚成功產(chǎn)果。2017年,他再接再厲,發(fā)動家人和同學聯(lián)合起來抱團闖市場,分別在太原和呂梁種植火龍果,先后獲得成功。目前,高建偉在各地的紅心火龍果種植大棚達到了9個。
北方的大棚火龍果,*種植可以收獲20年以上,畝產(chǎn)達2000公斤到2500公斤。加上周末、節(jié)假日,市區(qū)和周邊的群眾帶著全家來采摘、觀光,每年每畝純收入可達七八萬元,高建偉成了遠近聞名的“火龍果王子”。
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(nóng)商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