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棚香瓜正月十五開始種,兩個多月時間,瓜蛋蛋都長挺大了。我*年種大棚,看情況今年收益不錯。”內蒙古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鄉(xiāng)天順圪梁村臘子灣社村民金明邊打理香瓜秧苗邊說。
走進天順圪梁村,通村公路兩旁嶄新的溫室大棚,像一條條白色巨龍仰臥田間,這是該村去年8月開始籌建、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設施農業(yè)。按照農戶+合作社+村集體+扶貧戶模式,共建成35棟,投資525萬元,由準格爾旗天順達種植養(yǎng)殖合作社統(tǒng)一運營。
金明的大棚里,香瓜秧苗一簇簇匍伏在地,每株結著3~4個香瓜。以前他種大田收益不高,看著其他村靠大棚富了,他心里直癢癢。去年村里籌建大棚,讓他興奮不已。
“我這棟大棚自籌資金6萬元,政府補貼9萬元。技術員說我這棚今年產香瓜5000斤,按照往年價格能賣5萬元。種完這茬香瓜,再種一茬西紅柿還能再收3萬元。一年收入八九萬元,當年差不多能把這棚投資收回來。咱這種的不是瓜果,是‘元寶’呀。”香瓜預計再有半個月就能上市,金明美滋滋地盤算著。
天順圪梁村地處十二連城鄉(xiāng)北部,緊臨黃河,下設5個社均以農業(yè)為主,種植玉米、糜子、葵花、綠豆、土豆、白菜。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,村里這幾年發(fā)展起小型養(yǎng)殖場和企業(yè),但設施農業(yè)一直是個空白,村集體經濟力量也很薄弱。
“村民對設施農業(yè)呼聲很高,在政府大力支持下,大棚種植已成帶領農民致富增收、鄉(xiāng)村振興好出路,村民種大棚有收入,還享有每畝300元土地流轉費。村集體10棟大棚年收5萬元租賃費,這是村集體目前收入*項目。”村主任劉二軍說。在設施農業(yè)基礎上,村里下一步計劃依靠豐富的淡水、濕地資源發(fā)展水產養(yǎng)殖業(yè)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