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竹 又稱湘妃竹、淚竹,為桂竹變種,其區(qū)別在于斑竹的綠桿上分布有大小等的紫褐斑塊與小點,分枝也有紫褐斑塊,故名斑竹。桿高2—4米,直徑1—4CM,新桿綠色。當年年底竹桿出現(xiàn)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或紫黑色的斑點,斑點中心濃,邊緣淡,斑點大小相差懸殊,并隨竹齡增大,其色愈濃;或形成不規(guī)則的同心圓,或人的手指紋一樣。
斑竹適應性強,較耐寒、旱,在年平均氣溫15—16攝氏度,1月氣溫不低于4—5攝氏度,雨量充沛的地方較適宜。斑竹栽植應選擇土壤腐殖質(zhì)多、陰濕但排水良好的地方。在排水良好的沙石土壤或干燥地段生長的竹株斑紋美麗,而在過于濕潤的土壤中生長,其桿色斑紋過黑;若是在林相稀疏、陽光直射之地生長,桿色發(fā)黃,無光澤。斑竹栽植時間以2—3月為宜,2—3株成叢栽植。斑竹一般4年以后開始衰老,6—7年后即枯萎。
斑竹竹桿花紋美觀,是傳統(tǒng)的觀賞竹類。宜在亭、臺、軒、榭旁栽植數(shù)株,或在名勝古跡處的墻邊、角落栽植,也宜以粉墻為背景,栽植幾行,并以門洞、方窗框之,能創(chuàng)造出竹影婆娑的清幽典雅環(huán)境。國內(nèi)各大城市園林中多有栽植。
桂竹 又名剛竹、五月季竹。桿高3—10米,直徑1.5—5cm;桿環(huán),擇環(huán)均隆起,新桿綠色,無白粉,筍期4—6月。抗性強,適生范圍大,能耐零下18攝氏度,的低溫,多生長在山坡下部和平地上層深厚肥沃的地方,在黏性土壤上生長較差。園林用途同毛竹。
紫竹 又名黑竹、烏竹。桿高1—10米,徑1—4厘米,新桿有細毛茸,綠色,老桿則變?yōu)樽刈仙灾磷虾谏?。擇玫瑰紫色,背部密生,無斑點;擇耳鐮形、紫色;擇舌長而隆起;擇葉三角狀披針形,綠色至淡綠色。葉片2—3片生于小枝頂端,葉鞘初被粗毛,葉片披針形長4—10厘米,質(zhì)地較薄。散生竹。稈高1~10m,徑0.5~5cm。新竹綠色,當年秋冬即逐漸呈現(xiàn)黑色斑點,以后全稈變?yōu)樽虾谏?。有兩個品種,稈一年變紫和三年變紫。
紫竹耐寒性強,耐零下攝氏18度低溫,對土壤要求不嚴,喜光耐陰。常采用母竹移栽,宜在早春2月間進行。紫竹為傳統(tǒng)的觀桿竹類,竹桿紫黑色,柔和發(fā)亮,隱于綠葉之下,甚為綺麗。此竹宜種植于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、廳堂、小徑、池水旁,也可栽于盆中,置窗前、幾上,別有一番情趣。紫竹桿紫黑,葉翠綠,頗具特色,若植于庭院觀賞,可與黃槽竹、金鑲玉竹、斑竹等桿具色彩的竹種同植于園中,增添色彩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