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葉互生,全緣,葉脈掌狀,有葉柄,托葉小,早落。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總狀花序,先于葉或和葉同時(shí)開放;花萼闊鐘狀; 5齒裂,彎齒頂端鈍或圓形;花兩側(cè)對(duì)稱,上面3片花瓣較小;雄蕊10,分離;子房有柄。莢果扁平,狹長(zhǎng)橢圓形,沿腹縫線處有狹翅;種子扁,數(shù)顆。紫荊為落葉喬木,經(jīng)栽培后常成灌木狀。葉互生,近圓形,頂端急尖,基部心形,長(zhǎng)6—14厘米,寬5—14厘米,兩面無(wú)毛?;ㄏ扔谌~開放,4—10朵簇生于老枝上;小苞片2,闊卵形;花玫瑰紅色,長(zhǎng)1.5—1.3厘米,小花梗綱柔,長(zhǎng)0.6—1.5厘米。莢果狹披針形,扁平,長(zhǎng)5—14厘米,寬1.3—1.5厘米,沿腹縫線有狹翅不開裂;種子2—8顆,扁圓形,近黑色?;ㄆ?—5月。 紫荊喜光,喜暖熱濕潤(rùn)氣候,不耐寒。喜酸性肥沃的土壤。成活容易,生長(zhǎng)較快?;ㄗ霞t色,4--10朵簇生于老枝上。莢果長(zhǎng)5--14厘米,沿腹縫線有窄翅?;ㄆ?月,葉前開放;果實(shí)10月成熟。 主要分布于湖北西部、遼寧南部、河北、陜西、河南、甘肅、廣東、云南、四川等省。 香港紫荊與大陸其它地區(qū)生長(zhǎng)的紫荊不同,只能在熱帶和亞熱帶生長(zhǎng),目前只有在廣東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廣西、海南、云南等地生長(zh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