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合歡 [ Acacia farnesiana (Linn) Willd ] (Mimosa) 合歡,樹似梧桐,枝甚柔弱。葉類槐莢,細而繁。每夜,枝必互相交結(jié),來朝一遇風吹,即自解散,了不牽綴,故稱夜合,又名合昏。五月開紅白花,瓣上多有絲茸。 ————清·陳淏子著《花鏡·卷五·花木類》 澳大利亞國花
形態(tài)特征
普羅旺斯的夏天是薰衣草田,在春天即將來臨,漫山遍野的是金黃色的mimosa(金合歡),一種小黃色球球似的小花,非常可愛,她每年在2月綻放,是很久以前一個船長從澳大利亞帶來的花種,她在南半球的澳洲是在夏天綻放,當被移植到北半球的法國時,她還執(zhí)意要和他家鄉(xiāng)的花同時綻放,所以就有了普羅旺斯冬天的金色點綴。
金合歡屬豆科。灌木,高2-4米;枝具刺,刺長可達1-2厘米。二回羽狀復(fù)葉,羽片4-8對,每羽片具小葉10-20對,小葉片線狀長橢圓形。頭狀花序腋生,直徑1.5厘米,常多個簇生。莢果圓柱形,長3-7厘米,直徑8-15毫米。種子多數(shù),黑色。常為二回羽狀復(fù)葉。許多澳大利亞種及太平洋種的葉小或缺;葉柄扁平,代行葉片的生理功能;葉柄可垂直排列,基部有棘或尖刺。花小,通常芳香,聚生成球形或圓筒形的簇;花多為黃色,偶為白色;雄蕊多數(shù),使花朵外形呈絨毛狀。莢果扁平或圓柱形,種子間常縊縮。 頭狀花序簇生于葉腋,盛開時,好像金色的絨球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