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態(tài)特征 落葉喬木,高達16米;樹冠開張,卵形至廣卵形;樹皮平滑,淺灰色或灰褐色,不易裂,全株含乳汁。單葉互生,有時近對生,葉卵圓至闊卵形,長8—20厘米,寬6—15厘米,頂端銳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形,邊緣有粗齒,3—5深裂(幼枝上的葉更為明顯),兩面有厚柔毛;葉柄長3—5厘米,密生絨毛;托葉卵狀長圓形,早落。椹果球形,熟時橙紅色或鮮紅色?;ㄆ?~5月,果期7~9月。
地理分布
構(gòu)樹分布于中國黃河、長江和珠江流域地區(qū),也見于越南、日本。適應性強,耐旱、耐瘠。常野生或栽于村莊附近的荒地、田園及溝旁。用種子或扦插繁殖。為克服雌株多漿的果實在成熟時大量落果,影響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可利用雄株作接穗,培育嫁接苗種植。 構(gòu)樹樹皮纖維長而柔軟,可作桑皮紙原料。中醫(yī)學上稱果為楮實子,與根共入藥,功能補腎、利尿、強筋骨。嫩葉可喂豬。構(gòu)樹能抗二氧化硫、氟化氫和氯氣等有毒氣體,可作大氣污染嚴重的工礦區(qū)綠化樹種。。
生物習性
強陽性樹種,適應性特強,抗逆性強。根系淺,側(cè)根分布很廣,生長快,萌芽力和分蘗力強,耐修剪??刮廴拘詮姟P刍ㄐ蛳麓?,雌花序有梗,有小苞片4枚,棒狀,上部膨大圓錐形,有毛。子房包于萼管內(nèi),柱頭細長有刺毛,聚花果球形,徑1.5-2.5cm,成熟時橘紅色;小瘦果扁球形?;ㄆ?-6月,果期8-9月,雌雄異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