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:
一、選地 選擇土壤肥沃,土層深厚,疏松,透氣性好,微酸性的沙壤土,有排灌設施的土壤,前茬作物無茄科作物或馬鈴薯參與輪作的土壤。
二、整地、施肥 播前要進行滅茬、深耕,耕深應達20厘米。結合翻地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千克/畝。根據(jù)當?shù)氐耐寥狼闆r施入40千克以上的硫酸鉀型復合肥(氮、磷、鉀的比例為1:0.5:2)和適量的鉀肥,以滿足馬鈴薯整個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。
三、催芽 播種前30-40天進行催芽,先將種薯出窖,嚴格挑選種薯,去除爛薯。將種薯攤晾在散射光下(屋內,棚室),保持15-20℃,直接催出短壯芽后(0.5-1cm),在15℃左右的室外進行曬芽10天左右,再進行播種,無論是整塊播種,還是切塊播種,都要進行播種前催芽,從而保證全苗,促進早熟,增產增收。
四、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指土壤10厘米深處地溫達到7-8℃時播種。
1、提倡用小整薯播種,增加結薯個數(shù),達到高產。
2、切薯 切塊不能太小,一般應在30克左右,分好頂芽,充分發(fā)揮頂芽優(yōu)勢。做到大小芽塊分開,以備分開播種,使其苗齊,增加產量。做好切刀消毒,應準備好2-3把刀,放在75%酒精或0.2%高錳酸鉀的消毒液中,切到病種薯時,換用已消毒的刀,以減少病害的傳播。
3、拌種 用草木灰加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拌種,促使切塊的的刀口盡快的愈合,減少爛種,增加鉀素,防病害。
4、播種 根據(jù)種薯大小、土地的溫度和濕度、土地的質地等多種因素確定,一般播深10厘米左右,覆土后鎮(zhèn)壓,土層厚度在15厘米以下。
5、密度 根據(jù)品種類型、自然條件、播種方式等因素確定,一般以4500-5000株/畝為宜。
6、防蟲 播種時撒入地蟲殺凈顆粒劑4千克/畝,防治地老虎、蠐螬等地下害蟲。
7、苗前除草 可用都爾或乙草胺150毫升/畝。播后一周內噴施。
五、田間管理
1、及時中耕培土 *次中耕培土應在播種后30天左右進行,以松土為主,必要時結合追肥同時進行。第二次待苗高達15-20厘米時進行。
2、覆膜馬鈴薯。出苗后,及時破膜放苗,并用土將破膜處封好,苗高10厘米時將膜去掉,進行*次中耕培土。以除草、疏松土壤為主,并向苗根培少量土。
3、及時灌排水。
4、控制植株徒長 (1)通過栽培措施控制,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,增加磷、鉀肥用量。(2)噴施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—多效唑。
5、病蟲防治 防治蚜蟲和二十八星瓢蟲可用虎嘯等藥劑噴霧;防治早、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可交替用大生100克/畝,殺毒礬100克/畝。
6、適時收獲 根據(jù)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與產值、天氣情況適時收獲,收獲后要防止陽光長時間照射而變綠。
以上內容,僅供參考。
遼寧省新民市春碩種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
電話:024-87663993 138402016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