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農業(yè)由于長期、大量并依賴性地使用化肥,已經將我們本來健康、肥沃的土地“喂”得板結、酸化、鹽漬化、地力衰竭,其惡化程度觸目驚心!土壤污染、水污染、大氣污染、各種病害,其嚴重程度令人發(fā)指!農民感受頗深的“增加化肥用量不增加產量”甚至“化肥用得越多產量越低”、農產品重金屬嚴重超標、品質惡化、賣難、效益低等等“亂象”已成了普遍現(xiàn)象,土壤危機、農業(yè)危機已為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、食品安全乃至國民經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敲響了警鐘!
對于土地瘦弱、貧瘠、地力衰竭,有關研究人員指出了個中原因,譬如用肥不平衡、缺乏有機質等等,但是從植物營養(yǎng)學、土壤健康學的角度來看,這個論 斷尚不全面,甚至沒有找到根源!要找到土壤不健康的“病因”,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土壤健康的標準——美國土壤健康學會理事張朝暉先生指出:“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%左右的礦物質即土壤本身之外,必要的還要有25%左右的空氣、25%左右的水、5%左右的有機質和1%左右的微生物。”照此,我們可以按照土、肥、水、氣,或者按照化肥、有機質、微生物各自的功效來進行一一比照和深入分析,并可在比照和分析過程中充分了解這土地之“瘦”、土壤之“病”到底“病”在哪里?因為只有找出真正的病因,方可對癥下藥,藥到病除!
首先,被化肥“喂瘦”的板結、酸化、鹽漬化、不通透、不保水不保肥、營養(yǎng)匱乏、地力衰竭的土壤,毫無疑義是由于化學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長期累積、殘 存、得不到有效分解和營養(yǎng)轉化所致,那么,化學肥料、土壤營養(yǎng)的轉化、分解和吸收要靠什么?毫無疑問,那就是“微生物”!
其次,被化肥“喂瘦”的板結、酸化、鹽漬化、不通透、不保水不保肥、營養(yǎng)匱乏、地力衰竭的土壤,其保水保肥、通透性、地力提升要靠什么?顯然要靠土壤中的團粒結構、有機質、腐殖酸、腐殖質,而團粒 結構、有機質、腐殖酸、腐殖質的生成要靠什么?毋容置疑,要靠“微生物”!
再次,被化肥“喂瘦”的土壤里的各種污染,譬如農藥殘留、化肥成分殘留、各種重金屬等等諸種污染,在怎樣的理化反應中才能得到消解、降解或者無害化轉化?怎樣才能保證農產品不被污染,提高農產品品質?不用懷疑,還是要靠土壤中的“微生物”,要靠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謝過程中,對上述污染物質進行分解、轉化、固化、轉移以及新的無害化合成等等,從而達到徹底降解目標,恢復土壤健康!
判斷土質肥沃程度的首要標準是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,如果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,那么提高產量、改善品質、減少化肥農量、降低成本就無從談起。
瓦力蚯蚓糞有機肥,有機質含量約45%,而且有機質經過2次發(fā)酵和2次動物消化,所形成的有機質質量高、易溶于土壤中,易被植物吸收。促進土壤團粒結構,提高土壤通透性、保水性、保肥力、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增加,使土壤吸收養(yǎng)分和儲存養(yǎng)分的能力增強,從源頭上解決化肥施用次數(shù)多、量大、易流失,利用率低等問題。經蚯蚓消化后的有機質顆粒細小,表面面積比消化前提高100倍以上,能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土壤與空氣接觸,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板結的問題。據(jù)國內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,每1斤蚯蚓糞其效果可等同于10斤農家肥,既經濟實惠又方便施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