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出土不久的砧木幼苗創(chuàng)造有利于生長的條件,幼苗移植是一個較好的辦法。
通過移植使幼苗得到較好的光照和通風條件,擴大營養(yǎng)面積,獲得茁壯生長的有利條件,為嫁接創(chuàng)造較為有利的條件。
露地播種(包括苗床繁育)當幼苗發(fā)出4~6對真葉、8~10厘米高時即可移植于苗圃培育。一般情況下,只要不影響苗木的成活率,為了苗木秋后的木質(zhì)化,以早移植為好。
起苗工作以早晨進行較好。起苗后,即先把長勢衰弱或受過傷害的幼苗剔除出去。然后把移植幼苗的主根從10厘米左右處剪去,使根的長度與地上部分的長度大致相等。并注意保濕,防止苗根受到風吹日曬。
移植工作*在陰天或早、晚氣溫較低時進行。苗木移植的深度應(yīng)與幼苗原來的深度一樣。然后用手壓緊土壤,及時灌溉,澆足定根水,使根與土壤密接。移植密度的株行距為30~35厘米×40~70厘米。如果還要再移植*,株行距還可酌情小一些。
移植后的管理:當移植苗成活后,為了促進根系的生長,灌溉不宜過勤,當土壤呈現(xiàn)旱象時再灌溉。
烈日當空,氣溫高時,則需增添遮陽設(shè)施,以保證成活后移植苗的茁壯生長。
移植后的當年要追施2~3次速效化肥。追肥時注意不要把化肥噴灑到幼苗的根部。
每次灌溉后要及時松土除草,以減少水分的蒸發(fā)。
移植后的當年要噴灑2~3次1%~2%的波爾多液,并及時防治病蟲害。
當移植苗長到40厘米高時即應(yīng)進行摘頂修剪,以控制高生長,促進粗生長,并逐步將離地面20厘米以內(nèi)的萌芽、側(cè)枝剪除,使苗干基部光滑。這樣培育的砧木翌年春即可供嫁接使用。如果翌年春不嫁接,則可免除本次修剪,留待第二年的春季進行。